存在主义咖啡馆:自由、存在和杏子鸡尾酒

p1100522

趁着这次十一期间的空闲时间看完了本书。好几年前通过未读图书偶然知道了这本书,但它一直被我放在购物车里吃灰。直到这次在微信读书上看到,才意识到距它的出版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,以及它的流行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。

作为一个“民间哲学爱好者”,我一向不愿意在公开场合发表一些观点,就像谁愿意认真看民科的文章呢?它更有可能带来的是误读而非真正有价值的启发。

我也很久没有看过一些“哲普”书籍,因为就我之前的观感,很多这样的读物带入了太多作者自身的“私货”,参考性并不强。还有些读物带着哲学的名字,实则贩卖着心灵鸡汤,属实是对哲学的矮化。

正如学习一门新技术的最高效方法,是直接去阅读官方文档,同样在学习哲学时也有很多人推荐学习原著。但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几乎没有受过科班训练的单纯爱好者,在希望进一步登堂入室时,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。

首先,哲学不同于数学、物理学等学科。后者们往往拥有一套自洽的理论体系,从古至今的所有学科发展都是对这一套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去伪存真,由此逐渐构建起整个学科的理论大厦。而我们学习的过程便是在这座大厦中拾级而上,每一层的知识都对更上层的学习有所助益。

而哲学的体系——当然不同时期不同人的哲学之间也有脉络和传承,但——至少没有那么强。当一个哲学家面对概念上的困难,与学界前辈思想的微小不同,他往往倾向于定义出一套属于自己的、新的名词及话语体系。因此比起其他理科的同一套理论体系,哲学看上去就是由好多套相互交融但又排斥的体系所组成。

又因为哲学不像其他理科有着明确的对错之分,我们很难决定如何去扬弃历史上的各个理论。而理论与理论们不断地堆叠,注定使得后来者想要学会“用哲学的语言说话”将会越来越难。

其次,也是因为哲学中对名词和概念的敏感性,导致对这个领域知之甚少的读者很难顺利地把哲学书读下去。即使硬着头皮读了下去,也难以知道自己的理解究竟是不是原作者的本意。何况原作者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已经经过了一重损失,而翻译又经过了第二甚至第三重损失。

如果说讨论呢?在电子书的笔记区常常能看到一些明显的理解谬误,可悖论也在于此:你怎么知道它一定是错误的,或是其实它是对的,只是我没能理解这位读者写下的话呢?

另外,哲学家们自己的思想,往往也是在不断地变化之中。我们倘若仅仅阅读某一哲学家的代表作,也只能代表作者在某一时间的某一思想的侧面。某种意义上也是对这位哲学家的误读与偏见。

再次,正如“哲学就是哲学史”(虽然大佬考据出来似乎这句话与黑格尔的原意相距甚远)所示,一个人的思想,不可能不被当时的整个历史环境所影响,尤其是对于存在主义这一相对而言更加形而下、更加入世的理论(更不必说它的发展处在二战这一极端动荡的时期)。如果只是离散地去读各个哲学家,而不去了解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与思想传承的脉络,也会对理解他们的思想平添困难。

p1100531

面对上文的这些问题,《存在主义咖啡馆》一书则交出了较好的答卷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,这本书可以被称为存在主义哲学家们的群像剧。胡塞尔、海德格尔、萨特、波伏娃、加缪等等,一系列耳熟能详的人名,虽然在之前我已经很熟悉他们的名字和主要著作,但他们在我的脑海里也只是一个个孤立的点,也说不出他们的观点究竟代表了什么。但在这本书中,作者把他们真正串联了起来,使我对他们的思想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同时,通过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所处的历史环境的描写,也让这些哲学家们不再是一座座似乎遥不可及的偶像,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。

作者对书中内容的安排也较为合理。书中讲述哲学概念的部分与哲学史的部分大概五五开,对于非专业的读者来说既不会显得过于晦涩,也没有让这本书变成完全没有营养的八卦。也得益于对历史的讲述,作者能够将不同哲学家之间的观点作比较阐释,使读者更好地把握概念本身以及它们的沿革。

很多“哲普”书的作者喜欢自以为是地在书中加入很多奇妙的比喻和修辞,以为能帮助读者理解,实则给信息多添加了一层噪音。更不用说这些比喻是否正确,会不会反而让人误入歧途。而本书作者的写作语言平和,存在感适度,能够较为忠实地反映这些哲学观点和历史的本来面貌。即使在有些篇目中亲自现身称“我”如何如何,也能让读者轻松将事实与作者的观点区分出来。作者的话也并非强加观点给读者,而是为了引起读者进一步的思考。

也许有人认为这本书讲的太浅薄,“不够哲学”。不过在我看来这本书已经很好地完成了知识普及与导读的作用。如果你有更进一步学习的诉求,完全可以通过书中提到的人名和著作名去按图索骥。而在看完这本书后再去学习那些经典名著,也能因为这本书带来的前置知识而让你更好地理解。

推荐给所有感兴趣的读者。

TAGS:  读书
正在加载,请稍候……